精益生产的看板管理,如何运用到极致?
- 2022-07-15 14:36:00
- 标杆精益
- 转贴:
- 搜狐网
- 1120
古早的看板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打着表格的白板,也可能是地下画着的一个一个的格子,当产品没有填满或者超过了规定的格子数,那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;也有可能是挂在杆子上的一个一个的工单,如果工单夹子多得杆子上都挂不下了,大概交期会出点问题。
电子显示屏还非常昂贵的时代,制造业的前辈们就是利用了这些简单直接的工具,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可视化。随着数据和显示技术变得越来越便宜可得,看板也开始进化了。
![](https://cdn.zsite.com/data/upload/k/kanban/202207/f_26755f93e04a6d93595fd5b91d93adb8.png)
对于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也是如此,以前需要技术人员去现场进行点检,点检结果用纸质表格记录。这样的操作,不但对人力的消耗比较大,同时对责任心的要求也比较高。
现在利用IoT的技术,可以把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进行远程的读取和记录,实时监控报警,不但大大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,控制也变得更加精准,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指数。
这一切是多么地美好啊!仿佛我们只要有了几块显示屏,有了一个叫战情室的房间,一切就都尽在掌握了。
然而,在很多已经大规模采用显示屏和战情室的工厂里面,我感觉到看板进化出了一些奇怪的功能。看板所呈现的内容并非是服务于生产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,而更像是给客户或者老板提供一种新鲜的“玩具”。
如果这个看板是给客户看的,那么各种指标得显示一切正常,至于一些成本相关的敏感信息,比如周期时间,比如人力状况,都必须藏起来,不然被客户掌握了成本的秘密就不好了。
如果这个看板是给老板看的,那么就得体现超额完成指标,业绩增长等老板喜闻乐见的元素。要做到这些也不难,只需要对数据进行聪明的处理就能做到。 常见的处理手段如下:
01. 预留空间
定标准的时候保守一点,留下空间,除了发生天灾人祸而外,能保证达成。这个方法应用甚广,良率,产量,机器利用率等等,都用得上。02. 取长期平均值
使用过去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平均值来替代较短时间内的实际表现。时间拉得够长,就能把异常的波动给掩盖下来。哪怕在现场看到每小时都有一个新数据点,也有可能是移动平均值,而不是实时表现。03. 对样本进行混合
把所有的生产线的产出加在一起算一个总产出。或者把所有的设备利用率平均,而不是单独关注关键设备的利用率。数据虽然是客观存在的真实,但是解读数据的方式多种多样,却是由主观决定的。如果抱着展示成绩,回避问题的心态,那么看板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功能,变成了一个昂贵的装饰品。怎么分辨看板是装饰品还是真正起到制定标准,揭示差距的作用呢?以下是一些帮助你发现真相的问题。
01. 目标
目标是怎么定出来的?依据是什么?这个目标是否体现了最大的潜力?02. 达标
每天都达标了吗?每班都达标了吗?每两小时都达标了吗?每条线都达标了吗?每个产品都达标了吗?每个工站都达标了吗?03. 报警
平均每天报警几次?每周报警几次?每月报警几次?让我更吃惊的是,让看板获得这些奇怪功能的人,竟然大部分都是中层干部。一个发挥着作用的看板,会改变问题被发现和被报告的沟通路径,高层的管理者可以轻松地透过数据技术掌握工厂运作的情况,而无需等待人工处理过的数据和报表。
可以说,很多工厂的中层管理者对这样的功能是恐惧的,他们很小心地避免各种问题被看板揭露出来,所以在设计看板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展示成绩,而不是揭示问题。
这样的心理也很容易理解,如果最高管理者唯KPI论,对报告问题的人进行批评,而不是对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人进行奖励的话,统治中层管理人员的就是恐惧,而不是上进,在设计看板的时候,他们如何会允许看板成为揭示问题和机会的工具呢?看板沦为一个漂亮的装饰品,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!
文章分类
联系我们
联系人: | 阿道 |
---|---|
电话: | 17762006160 |
地址: |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118号青铁广场18楼 |
![](https://cdn.zsite.com/data/source/k/kanban/default/wide/foot-logo.png)
专注看板管理学习交流